新闻中心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

(乡村旅行·寻找复兴)福建宁化:小竹子“撑”

2025-10-11 09:47

中新网三明10月10日电 (雷鲁伟 彭玲玲)金秋时节,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房田乡南城村竹荪种植基地,竹荪“身着白裙”悄然从卵中“破壳”,带动高峰“季节”。 图为村民采摘竹子。陈玉杰 摄 温室里,300多公顷的农田里,村民们正忙着收割、装车。白竹与它们忙碌的数量相得益彰;烘烤房里,分级、烘干等工序进行得井井有条,无不洋溢着收获的喜悦。 这赏心悦目的景象是方田镇抓住山海合作契机的结果。该基地由泉州市一家食品生产企业投资兴建。公司为多家企业提供研发、劳务、销售及冷链物流全流程支持哈鲁棒。目前,已实现年产鲜食用菌10万公斤,为周边50余户村民解决上门就业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.5万元。 “南城村有林地1.7万公顷,生态好,劳动力充足,这是我们的信心。”南城村党支部书记张春龙介绍,2023年,镇委3次带队进驻泉州,对接农村承诺。 “林地多、温差适宜”的生态优势令食品公司刮目相看,并成功签约实施该项目。 图为村民对竹荪进行分类。陈玉杰 摄 项目启动后,农党支部声势浩大,牵头成立了土股份合作社。按照“支部领导、集体负责”的原则引导村民入股,合作社平等管理。 面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意见分歧、利益协调等困难,讷城村党支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,安排村“两委”干部和党员代表挨家挨户讲解规矩、“清账”。 “不仅家里劳累,一公顷地也赚不了多少钱。如果加入合作社,年底就能拿到租金和分红。老党员曾仁昌等党员带头签约,让村民放心,300多公顷土地已顺利搬迁。” 在项目进展过程中,方特伊安乡成立专门就业团队,提供“一对一”精准服务。短短几个月,一座高标准的现代化食用菌基地建成并开展。 300多公顷的竹田和两条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同时运转,实现了从菌种培育到成品加工的全链条标准化生产。 “挑选竹荪的时候要小心,不要把菌裙弄坏了,不然就不好吃了。”选品村王顺龙展示了选品技巧,笑称这是从农业技术中学到的“真本事”。项目启动以来,房田乡派出6名农业技术人员进行3次集中培训、4次现场授课,帮助村民练就了好技能。 “在基地每个月能赚2000多元,还学到了技能,比健身更实用!”村民李大爷看着看着篮子里的竹子,灿烂地笑了。目前,基地不仅为村民提供管理种植、加工、包装等多个岗位,还通过“工资+工资”双元机制帮助20户困难户年均收入增加1.2万元。 如今,南城村的竹子产业正逐步规模化发展。以此为基础,方田镇正在培育以竹子为主的特色菌类种植产业,发展从制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,努力打造“荒地开发黄金,造福附近村庄”的可复制范例。(完) AI漫画评论|回归历史是危险的! 一家三口因吃螃蟹入院,尝试新鲜事物成为高危行为? “中国代购”热潮彰显全球号召力中国 从故宫到人民博物馆:百年历史的故宫为何“重生”? 金价破4000美元,还要多久才能再上一个台阶? 国庆中秋出行超24亿人次,体现消费新变化 说说土家族摆手舞和迪斯科 假期的美好开始!上证指数站上3900点创10年新高 体重和肥胖会损害您的骨骼!专家呼吁:控制体重、强健骨骼 中国“双庆”期间民众旅游热情空前,假日经济展现活力 海南产业经济新观察:一块冲浪板引发新消费热点 一根杆子“长”出智慧之根:综合智慧杆阐释广州数字经济主要领域 2025年国庆票房突破18亿上,而且这种类型的大片最受欢迎 为什么要用蚯蚓钓鱼?也不在水里。 水乡教育平潭:歌里忆江南 寒露节气即将到来:为什么要吃芝麻? 70年前的今天,钱学森回到中国 这辈子一定要去吴桥看杂技,进“江汉图”!

相关推荐

  • 新闻中心
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+86-765-4321
    admin@baidu.com
    +86-123-4567
    天朝天堂路99号